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

欢迎访问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网站!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潜心修德力拒功利 艺高难隐声名鹊起——记著名书画家韩山林
日期:2018/07/18 12:03:59   |   类别:名家推荐

  韩山林,1948年生,文化部书画专业委员会高级书法家,中国书协中直机关书画家协会会员,著名书画家。

  潜心修艺数十载的韩山林本意书画益身心,他是一位拒绝功名的纯粹艺术家,以书画修身养性为本,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韩山林的艺术功名没有彰显。

  但是,文化部来人劝韩山林将自己的书画艺术美品呈于世,让人民群众得赏看雅致艺术的机会。正是基于满足大众文化艺术需要求目的,韩山林才将自己的艺术成就由隐致显,非同凡俗的艺术作品,一入众目便得众心,自此潜心修艺数十年的韩山林声名鹊起,得人仰慕。

  韩山林的书法绘画艺术造诣,得益于他深厚的文化修功。他不仅是一位书画家,而且是一位研究书画,研究文字,研究国学的文化家。曾经出版《欧阳询皇甫碑教程》《繁、简、异体字谱》《韩山林书法集》等颇有文化价值的专业书籍,为传统文化的留存和传承立有功绩。

  书画家首先需要有文化,但是在世风浮躁的当下,能像韩山林一样潜心修行文化的艺术家并不多见。韩山林的书画艺术作品,极其突出的艺术特点是文化气质,无论是书还是画,都能从文化的层面传承并创新,韩山林是真正有文化的艺术家,其作品拍藏价值的突显,绝然是基于其文化涵养的丰盛。

  说到文化气息,不妨先赏韩山林的魏碑《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》这幅。通晓书法文化的韩山林知道,魏碑虽有十美,却多是削刻之道。换言之,魏碑是刻成的,并非是完全写成的。正是基于这种书法文化的独特解读,所以韩山林的魏碑作品,能着力还原刀刻之美,还在着力营造笔毫之俊。韩山林的魏碑书法,有刀刻的刚果,也有笔毫的柔和。你看其中“水”字一竖,侧锋下行,入笔和收行都取刀刻迹,中间行笔则显参差边缘,不是无意,而是有意体现笔毫的行笔意象,以达刚中融柔的气蕴。“或”字撇笔亦是此意。能使毛笔拟刀刻,又不失毛笔本色,韩山林的魏碑书法是独树一帜的创意,形态感和文化感双双丰盈。

  可以把韩山林书法的文化气息称为“文道”,文道是以“力道”为表现形式的。韩山林修炼书法数十载,已经把中正骨力的笔法掌握于指腕之间,每每下笔自然是力道千钧。比如《天道酬勤》一幅,大笔雄墨,一路写来,收放自如,铰转如风,端正骨力间夹风带雨,十分生动,万般神奇,在同题书法作品中,绝是首屈一指,力道超群!

  草书,狂草进一步体现韩山林超群的书法品质。《清平乐 蒋桂战争》一幅,以狂意成形,以毛体为范,大笔纵横,飞扬如雪,疾闪如电,一气呵成,电闪雷滚。能将毛体书法拟得如此入境,非同怀领袖气度而不能为。韩山林毛体书法的形意特质,从其中一个“战”字可见真谛!

  当然,韩山林也非常着意行草规章,他能纵笔成自由,也能敛墨守规矩,比如《诫子书》一幅,就写得相当飘逸极得规矩,笔墨章法高古之气,传统之风,可成行草新范本。还有隶书作品《祖还尧舜》是隶书新成就的范本,也是美目规矩品象,从隶书角度显示着韩山林的书法功盛。

  书画同源,画为书之余。在着力创建书法功绩的同时,韩山林还入丹青境,以文化为基础,以书法为先导,在山水画创作方面同样收获了丰硕成果。他的山水作品,也尽是文化气象,文人气质,对中国传统文人画有着深刻的继承和创新。

  比如观赏韩山林的山水作品《深山幽静》他站在文化的角度,纯以水墨,勿用他彩,墨色万千,终归于幽,云落谷间,终归于静。观赏韩山林的山水画,得到的是清雅宁静,洗涤身心的感受。这就是文人画的教化与渲染之功,能入目,更能入心。

  另有一幅《江流天地外》亦是纯以水墨调色,雅趣天然,呈现出两宋山水的功法和意境。像这种通过水墨承接传统流传方向的文化作品,在拍藏市场绝是鲜见珍品,拍而藏之,即得文化价值,又得市场价值,可谓是得美得益。

  潜心修德力拒功利,艺高难隐声名鹊起。韩山林尽得功名,但他还是心归艺术本真,在艺术的道路上以纯粹的方式行走,所以在声名鹊起的背景下,韩山林仍旧是在酝酿纯美的艺术作品,以纯感人,以美动人!

 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17年11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