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先生在诗,书,画三方面都各有所长和建树。
崔先生的寿桃绘画艺术风格新颖,笔墨精微,巧趣相生,秀润清涵,昭示出了中国画博大精深的内涵。把中国画从传统推向现代,反映了新时代的风采和要求,终于成为与西方现代艺术直接对话的新表现主义的画家。
其作品古朴清新、笔墨精微、巧趣相生,使画面灵动颖脱、秀韵清幽,力求通过精微的笔墨形象,来昭示中国画博大精深的内涵。
尤其寿桃作品有一种清逸淡雅的艺术风格,重视画的气韵主张,追求画外之情感、意境、韵味。在画面气势、格调与境界上,笔精墨妙,绘出一幅幅有笔意笔痕,有骨有肉,有重轻和浓淡的变化作品。再者其寿桃绘画形成以纂隶为主,行草为辅,朴拙多趣,巧变不竭,神气变幻,意象万千的独特的笔墨形式结构,他又长于泼墨,泼彩,破用而生韵,生发若有若无。他成功地实现了由线到面的潜在转化,巧妙的融入了西方印象派后新视觉与技法,同时着重对外轮廓进行几何形概括赋予静止的轮廓以韵律感,也加强了物象的几何趋势,推进了形体单纯化与变形,简化了形体,寓"妙在似与不似之间"于动人心目,发人想象的新体异态的艺术变形之中。并且崔先寿绘桃技法上不用勾线填色的形式造型,完全用墨或色渲染而成,实现了由线到面的潜在转化,既突出主体最具特性的美感,又进行大胆地夸张、变形、意象化处理。
巧妙地融入了西方印象派后新视觉与技法,重点突出了光与色彩的表现,桃形明暗处理得体,色泽与质感都很生动诱人,枝叶仍以金石意味十足的线条为表达语言,墨法上更注重明暗浓淡变幻,力度感强。设色更为大胆亮丽,布局充满动态与活力,画面有一种雄健恢弘的气势与富丽美,富于现代感与装饰性。其寿桃题画诗80余首,清新而意涵。在2010年7月大众文化杂志上全文刊登发表。其书法从众多名家中汲取营养,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面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