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

欢迎访问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网站!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《徐子屛百福百寿印谱》鉴赏
日期:2020/04/29 16:55:25   |   类别:特别报道

《徐子屛百福百寿印谱》鉴赏

微信图片_20200429135744.jpg 

钟鼎骨气,金石精灵

——读《徐子屛百福百寿印谱》

/ 邹国荣

(中国楹联学会书法委员会委员、深圳诗词学会名誉会长、深圳楹联学会副会长)

日前,静远草堂主人徐子屏先生微信与我,言其已完成百福百寿之篆刻,欲在近期付之于刊,并将其部分印稿发我邮箱,嘱余为之序。余闻言大讶,如此巨制,于兄竟成,真乃巨擘所为也!启邮箱读之作品,如入镌刻之世界,福寿之海洋,钟鼎骨气凛然,金石精灵盈彻,使余如痴如醉,赞叹不已。余自知修浅笔拙,为之序,只能勉为其难也。

余与徐兄子屏先生亦属故交了,可溯至十余年前。始之于笔会,交之于书道,厚之于融情。其曾为余治印多方,皆至精之品,余甚惜之,置为日用。

微信图片_20200429135759.jpg 

子屏兄出生于上海,一九八四年迁居深圳。其自幼深耽书印,从学于沈尹默、任政、钱君匋、刘友石诸名家,擅长四体,尤精篆刻,皆受益于此。于金石,子屏兄颇好古,经年参详秦汉印作,借鉴汉肖形印和元花押印之造型,有古拙之风。《艺舟双揖·述书上》云:“是年又受法于怀宁邓石如完白,曰:‘字面疏处可以走马,密处不使透风,常计白以当黑,奇趣乃出。’以其说验六朝人书,则悉合。”从中窥探,子屏兄多取法于邓石如,字体造型计白当黑、开合有度,间以狠、稳、准之刀法,肆力而为,章法富于变化、意趣横生,线条流畅清雅,虚实相称,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。以古为法,其新自来。子屏兄浸淫古法多年,古今相参,其作品好古而不泥古,字字合乎源流,笔笔自有出处,决非臆造妄作,颇合时人之审美。其篆刻风格工稳清健,风味醇雅。由此及人,可知子屏兄之学问。与余亦帮助甚大。宋人有诗句云:“天巧都存篆刻中,得君刀笔即荣通”,诗书同源,余从其中受益也匪浅矣。

微信图片_20200429135807.jpg 

福,富贵寿考之统称,吉祥幸运之美意。寿,長久、长命之意。《诗经.小雅.天保》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,如南山之寿,不骞不崩。”自古而今,福禄寿喜乃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好人事之溢美言辞,已融入中华民族之血液之中。印坛自古之名宿,至今之群才,为“福”、“寿”治印者众,治百福百寿者也有得见,但如同子屏兄同治百福百寿,且精绝于至善至美者实属凤毛麟角,九牛一毛也。开卷通阅,可感金石之风扑面,百福具臻,百寿俪美。细察其详,方方宝印稳若泰山,活似游龙,其结构之沉稳,布局之灵动,刀法之利落,朱白之益彰,肖形之完美,风格之突显,着实令人叹为观止。堪为中国百福百寿金石宝库又添一至宝矣!

子屏兄是谓德艺双馨者也。其为人操守敦厚诚实,与人为善,与人为美,不计利益。为艺坚持至臻至善,精益求精,不留瑕疵。是故多方聘之以职,作品传之于世。

于今,时逢盛世,岁属茂年,《徐子屏百福百寿印谱》结集付梓,正合其宜。今絮言赘语,难以称序,诚诗书金石知交,欣与致贺焉。

二零二零年元日于无为斋

微信图片_20200429135817.jpg 

金石书法家 徐子屏

篆刻,乃徐子屏所长,字字合乎源流,笔笔定有出处,决非臆造,其态度之严肃不苟如此。夫清代嘉道之后,篆刻大放异彩,浙皖两派统领风骚;“西泠八家”各擅胜场。其间,邓石如、赵之谦、吴让之、陈鸿寿卓立海内,共襄壮观。尔后,黟山鼻祖黄牧甫崛起,盖为承前启后之代表。黄氏篆刻初学陈鸿寿,又师邓石如,兼汲吴让之,其印风格,务求布局匀称,边框完整无损,奏刀干净爽朗,端庄整洁之气象俨然;入印文字来源极广,字之组合浑然一体,婉约中见奇巧,又了无支离乖戾之迹。据沙孟海《印学史》云,民国以降,能融浙皖古风而继黄牧甫之后者,唯四川乔大壮一人。

子屏先生极重黄牧甫,钦羡乔大壮,恪守端严纯净之规范,崇尚古玺大篆,每拟汉印、镜文、泉币、封泥、砖文、瓦当,下逮木简分书,取舍惟缘所宜,揖让回互,貌接神融,自成章法。所拟古玺,萦迂婉转,若盘螭,似踞猱,极富变化,与古墨佛铭刻相契合。

作品欣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