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利华 张磊
1998年的岁末,常熟的报纸、电视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尤育皋国画作品获国际金奖,被16个国家、地区的艺术组织授予“世界书画艺术名人”荣誉称号的消息。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在平凡而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,竟有如此成就,不能不令人赞叹。
尤育皋1943年出生于无锡近郊的一个医生家庭。还在孩童时代,他就喜欢涂鸦,特别喜欢一年四季乡村田野间随季节更替的各种色彩。后寄居惠山二泉亭旁的尤家祠堂,就读于惠山初中、市一中。每当清晨、黄昏,少年尤育皋喜欢在惠山。的亭台楼阁间徜徉,因为这里面陈设着许多字画,其中齐白石的虾、牡丹、大白菜等画作深深地吸引着他。他人神观赏,不时揣摹比划,常常留连忘返。一有空闲,就在废旧的纸张上临摹。1968年尤育皋从徐州师院中文系毕业,来到常熟任教。1981年,他病休在家,一次饭后散步,看到邻居在画工艺灯罩,他不禁心头为之一动:画画,这正是修身养性,恢复健康的好方法呀!第二天他就置好笔、墨,动笔画画,从此再也没有放下过心爱的画笔。尤育皋一开始学画,选择的就是画竹。当时没有老师指点,他看到家里的挂历上有一幅郑板桥的墨竹图,非常喜欢,就临摹了起来。重新上班后,他住宿在学校,每次周日返城休息,他总是躲开城市的喧闹,置身清静苍翠的虞山,仔细观察姿态各异的竹子,品味无穷的竹韵。和着山林的清风,沐着野外芬芳的空气,他全神贯注地画竹,好像将自己溶进竹子中间去。1986年,一位高校的教授来看望他,一进屋,只见四周墙上、桌子上、椅子上,甚至在床上都是“竹子”,如同进入了竹子的世界,深为赞叹。并提议他可以在画竹的基础上向其它方面拓展。于是尤育皋开始探索新的领域。在老师的指点下,他不但画竹,还画梅、兰、菊,与竹相形成趣,合为“四君子图”,再后来,他又画牡丹、枇杷.杜鹃、桃子等等,继而能画鱼、虾、蟹等鲜活动物。
在尤育皋作画的道路上,对他影响最大的,莫过于顾纯学先生。说来极为偶然,其间却也蕴含着机缘。一次,尤育皋到校旁的小店购物,只见一青年职工正在练画.而且画得较有特色,不禁问及其师从何人?该青年答曰顾纯学,一位农民画家。尤育皋暗暗惊喜,希望能引见一下,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幅画面:一天晚饭后,尤育皋踏着皎洁的月光,骑上自行车,穿行于高低不平、弯弯曲曲的稻田小路,经过20多分钟,才来到顾家。推门进屋,只见顾纯学正凝神屏气在四尺宣纸上挥毫画蟹菊图。之后,尤育皋就经常携带画作登门向顾纯学请教。顾纯学的画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味,再配以和谐的小诗,诗画相映成趣,给人带来盎然的生机。几年交往下来尤育皋受益匪浅。可以说,他画境的开拓,画风的形成就是在顾老师的指点下完成的,特别是给画题诗,这本是顾纯学画作的一大特色。尤育皋以自己的文学功底,加上顾老师的指点,题画诗也大有长进。
勤奋加点拨,尤育皋自此画艺大进,作品频频发表于报刊上,屡屡获得各种奖项。1991年,《墨竹》首获常熟市中小学教师书画大赛优秀奖。1994年8月,《竹》人选文化部批准举办的首届中国“书圣节”国际书画艺术大赛,并入编《二十世纪中华画苑掇英》。12月,《墨竹》再获中国“文明杯”诗书画印大奖赛二等奖,并入编《中国诗画印佳作精粹》等等。1995年8月,日本徘句访中团来我国,期间到尤育皋任教的学校参观,团中有位叫冲久教夫的书法家当场挥毫表演了日本书法。校长要尤育皋作画与之交流。只见尤育皋凝神片刻,饱蘸墨水,饶有情趣的墨虾图呈现在日本友人眼前。日本友人纷纷鼓掌以贺,冲久教夫先生更是赞叹不已,连连要翻译询问尤育皋与齐白石是什么关系?是不是亲戚?1998年,《芙蓉墨虾》图被16个在世界上百影响的艺术组织坪为“国际金奖”。同年,他获得中国文联经考试合格颁发的业余书画9级证书,为常熟地区第一人。他的作品被多家海内外美术馆收藏,并不断入编诸如《中国艺术人才书画精品集》、《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》、《国际书画精品集》等有影响的书画艺术专集。他的名字也不断被编入《世界名人录》、《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》等专业典籍。1999年1月入编由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组织编辑出版的《中国专家大辞典》。如今尤育皋拥有许多炫目的头衔,如上海民族画院特聘画师、院士,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研究凤、理事,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画师等,各种荣誉称号也接踵而来,但他仍痴情不改,潜心作画于陋室,执着追求自然于山林田野。以墨竹之风骨,红梅之丹心,书写着自己对绘画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。
(本文刊登在2000年8月14日华东信息报《今日华东》B5版)